又一家比亚迪供应商准备ng体育app下载上市瞄准汽车电子万亿市场

  成功案例     |      2024-12-07 11:00

  南宫体育app下载市值超8000亿的“迪王”、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正“冲锋”400万辆销售关口,身后8000多家供应商谁能和“迪王”共舞资本市场?

  今年1月~11月,比亚迪已狂卖近376万辆新能源汽车,尤其在10月、11月连续两个月销量超50万辆,业内预计比亚迪全年销量超420万辆不成问题,相比2023年302万的销量,将再增120万辆。

  “迪王冲关”的背后自然离不开“迪链”上8000多家供应商的助力。根据方正证券此前研报统计,比亚迪供应商中,至少有20家公司已经上市,为比亚迪提供了从底盘、热管理系统、智能电子、车身及内外饰产品,并成为长期合作伙伴。

  如今,又一家背靠“迪王”的供应商奔赴在A股融资的路上,谋求升级扩张。这就是为“比亚迪销冠车型”比亚迪秦PLUS、比亚迪宋pro-DMI提供全液晶组合仪表的黑龙江天有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有为”)。

  近年来,随着比亚迪销量的持续提升,天有为的业绩增速远超同行,颇有“行业黑马”之姿。事实上,在天有为的近20家长期合作伙伴中,比亚迪只能排第二,第一大客户是韩国的现代汽车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等)。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认为,天有为已经专注研发汽车仪表产品20余年,如今奔赴A股,一是看到国内汽车电子市场的持续扩大,却被外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二是汽车厂商和车主客户对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舒适驾驶的需求提升,因此选择上市融资,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拓宽产品种类,具体而言,这次主要是瞄准了汽车行业仪表产品未来迭代升级和智能座舱需求提升的广阔前景。

  据观知海内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已由2019年的7200亿元递增至2023年的10973亿元,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1585亿元。另据赛迪智库数据,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由上世纪70年代的3%已增至2015年的40%左右,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60%ng体育app下载。

  上述两组数据表明,一方面汽车电子产品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强,且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另一方面则值得注意,虽然我国汽车电子市场已达“万亿”级,但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外国企业所占有。同时,国内汽车电子行业集中度较低,长此以往将难以应对外资企业的竞争。

  具体到汽车仪表市场ng体育app下载,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平安证券数据,2020年国内液晶仪表市场中,博世、电装、大陆等企业合计占据约67%的市场份额,国外企业仍然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天有为IPO资料显示,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公司营收分别为11.68亿元、19.72亿元、34.37亿元和20.3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9735.1万元、3.77亿元、8.94亿元和5.42亿元,营收和净利润指标双双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以营收数据为例,天有为2022年、2023年同比增幅分别为68.84%、74.29%。而同期的汽车电子行业的头部公司中,德赛西威营收增速为56.05%、46.71%;华阳集团营收增速为25.61%、26.59%;均胜电子为9.03%、11.92%;航天科技(000901.SZ)则为-1.82%、18.55%。

  上述公司的营收规模都大于天有为,但天有为近年来的营业增速明显高于同行企业,颇有“行业黑马”之姿。

  不过,天有为也明确表示,上述财报期内的营收中,向现代汽车集团的销售金额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3.21%、53.03%、52.79%和59.93%,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此外,包括现代汽车集团、比亚迪在内,天有为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高达85%,其中现代汽车集团占比60%,其次是比亚迪,占比近13%。

  对比来看,年营收超500亿元、2024年目标超600亿元的均胜电子,其2023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96.1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3%;营收超200亿元的德赛西威,2023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22.47亿元,占销售总额55.9%,其中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23.6%;另外,如华阳集团2023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37.86%;航天科技2023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31.74%。

  业内人士分析称,我国上游汽车电子行业起步比较晚,当汽车电子企业涌现时,下游整车厂商本身集中度已经较高,规模也比较大,造成了我国汽车电子企业客户集中度偏高的行业特性。

  目前天有为的客户集中度也很高,但对于正处于规模上升期的企业来说,拥有两三家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大客户,是正常现象,随着规模逐步上升,国内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未来客户集中度比例有望下调。

  据专业产业咨询服务机构观知海内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汽车电子企业注册量已超200万家,说明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进入,行业活跃度较高。

  天有为能在外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国内同行公司“喷涌”的双重压力下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对核心产品的持续专注和提升,以及对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的“敏感度”。

  从2003年成立至今,天有为20余年来始终以汽车仪表为核心产品,并顺应行业趋势和客户需求,不断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

  在公司成立后的10余年时间里(2003年~2014年),天有为主要以传统的电子式组合仪表产品为主,主要客户是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集团、奇瑞汽车、东风小康等。

  这一过程中,天有为掌握了段码液晶抗震技术、液晶屏防静电技术等液晶屏技术,仪表信号采集和显示技术等核心技术,为后来的产品迭代夯实了基础。

  2015年之后,新能源汽车逐步开始普及,从中控屏到仪表开始大量需求液晶屏,天有为凭借此前积累的技术基础,从2015年~2019年,持续攻关液晶屏、双联屏、光学贴合以及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产品。现代汽车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等整车厂商也是在此阶段成为天有为的大客户。

  天有为也开始扩充产能,2020年至今,天有为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等产品销量提升,客户订单持续增加。使用天有为汽车仪表的车型中ng体育app下载,除了比亚迪秦PLUS、宋pro-DMI,还有比亚迪海鸥、驱逐舰05、北京现代IX35、起亚汽车Carens、长安汽车UNI-V、长安逸动PLUS、一汽奔腾B70等车型。

  值得关注的是,天有为的客户不仅来自国内,还不断拓宽国际市场。2021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天有为境外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13.96%快速上升至57.48%,占比过半,境外客户主要分布在韩国、美国、斯洛伐克、印度、马来西亚、土耳其、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

  凭借优质的产品力,天有为手握现代汽车集团和比亚迪等近20家长期合作客户,已成为横跨国内外汽车仪表市场的全球汽车电子厂商。

  一方面是产品迭代仍在进行中,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未来中大尺寸全彩液晶屏应用可能普及到经济型、中端车型中,这对天有为目前的主力产品“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将形成迭代风险。

  此外,是近期业内普遍关注的产品价格年降风险,年降政策在汽车电子行业内较为普遍。天有为的产品价格也存在年降安排,一般由天有为与客户协商后,通过每年的价格协议进行明确。虽然从近3年及2024年上半年来看,对天有为营收、毛利和净利的影响并不大,但未来仍是主要风险之一。面对上述行业发展的挑战,天有为只有不断升级产品、拓宽市场空间,提升公司实力才是“王道”。

  天有为介绍称,这次上市融资主要就是用于拓建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电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总投资额约为30.04亿元。

  其中,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和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占了投资大头,代表了天有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天有为表示,公司将以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为导向,顺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趋势,以国际知名的汽车仪表和智能座舱供应商为发展目标。

  对天有为而言,虽然行业发展存在挑战,同时也存在更大的市场机会,其中之一就是汽车座舱的需求换代和升级。

  在汽车智能化的背景下,传统座舱向智能座舱全方位升级。相较于其他汽车技术,智能座舱带给消费者的体验最为直接,性价比较高,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主线上率先落地的场景,智能座舱将迎来加速普及。

  根据IHS数据,中国智能座舱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市场规模最大,合计将超过千亿规模。

  而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汽车仪表产所需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数字式全液晶仪表产品顺势而生。

  根据国联证券预测,从2020年至2025年,全液晶仪表渗透率将从约25%提升至约62%。2022年国内全液晶仪表市场规模将达到198亿元,同比增长21.33%,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7亿元,2022-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0.52%。

  但从产业链来看,目前多数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在芯片、关键零部件和设备等领域仍存在一定差距,较难实现复杂或高精度的关键工艺,汽车电子行业部分原材料、产品配件仍以进口为主。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汽车电子研究报告》,国内的汽车电子市场70%左右的份额被外国企业所占有,本土企业数量较多,但市场份额只能占30%。

  可以看出,逐年提升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结构,对天有为这类汽车电子产品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谁能在风险中抓住机会,就要看各自的实力了。但可以确定的是,市场份额和机会就在眼前,身处其中,谁都不想错过机会。

  在新一轮的汽车产业升级中,我们已经有了市值超8000亿的“迪王”,更有市值“万亿级”的“宁王”(宁德时代),而在万亿级的汽车电子产品市场中,是否能出现另一个比肩“迪王”和“宁王”的巨头公司呢?评论区聊聊吧。